幼年时代,每个人都是先学走再学跑;走着走着忽然就跑起来了,跑着跑着还想飞。
成年了,尤其是30岁以后,很多人惧怕跑步,而且,惧怕的理由极其客观:
1、太胖,跑几步就气喘如牛;想跑步减肥,但心有余力不足。
2、太瘦,担心腿部肌肉力量不足,怕受伤。
3、踝关节或者膝关节曾经扭伤,心有余悸,不敢跑。
4、一直没锻炼,觉得自己年龄过大(40岁或者60岁了),怕摔跤,更怕骨折。
5、学生时代,米、米都很难过关,跑步留下了心理阴影。
6、工作太忙、生活事务繁杂,跑步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节奏,只能以后再说。
7、患有脑血管疾病,或者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不太适应跑步的疾病。
理由不少,但除了第七条需要医生专门确认以外,其他理由都带有一定的借口性质:通常情况下,如果愿意,能走就能跑。
跑步本来就是从走路开始的,走路和跑步是孪生兄弟,走路是通向跑步的桥梁。
有人说,走路和跑步完全不一样,不应该混为一谈。
跑步和走路确实有区别,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
1、走路始终有一条腿与地面接触,从一条腿支撑到两条腿支撑再到一条腿支撑,循环往复;跑步则是一条腿支撑到身体腾空再到另一条腿支撑,双腿同时离地才是跑步。
2、走路时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或者说腿部承受的压力只有体重的1到2倍;跑步则是2到3倍,快跑时单腿承受的压力甚至可以达到5倍左右。
3、走路时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前脚掌,身体稳定性更强,平衡能力要求不高;跑步通常是前脚掌先着地,利用脚弓的弹性缓冲压力,技巧性要求更高。
4、走路受伤的概率不到1%(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跑步受伤的概率达到50%(尤其是那些喜欢快跑的伙伴)。
但是,二者的区别并不能掩盖共同点:
1、都是全身性耐力运动,能够全面提升身体的各项机能,尤其是心肺功能、血管弹性,以及骨骼和肌肉力量;都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减缓衰老。
2、都能燃烧脂肪达到减肥效果,15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走路相当于5分钟跑步。
3、在运动方式上相辅相成,可以跑跑停停,无缝连接。快走可以热身,持续高强度快走时心率也可以达到最大心率的60%到80%;跑步则进一步提升运动效果,激发身体潜能。
4、在运动能力具有可比性,走路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到8公里(竞走当然更快),慢跑也可以慢到每小时6公里以下。
同样是双腿向前迈进,又有显著的共同点,所以,惧怕跑步又想提升身体机能、强化健身效果的伙伴,通过一定的时间周期和训练步骤,完全可以从走路通向跑步:
1、在时间上计划两个月,坚持每周走路3到6次,每次30分钟到60分钟。目的是唤醒自己的身体,让身体重新适应初级的运动强度。
2、在走路强度上分三个阶段进行提升:第一阶段实现30分钟步行2公里;第二阶段实现一小时走路5到6公里;第三阶段达到一小时7到公里。
惧怕跑步,可以先走起来从突然决定跑步开始,第一天,我跑了最多米,然后以走路的方式筹够3公里。
从那以后,第一个月,每周至少有三天坚持走路上班;第二个月,感觉自己双腿有力量了,开始时而慢跑时而跑走,跑一公里需要8到10分钟。
半年以后,完全适应跑步;当年年底,体重减了20斤。从此爱上跑步。
关于走路和跑步,我们会经历人生的四部曲:学会走路,学会跑步,边走边跑,最后,一路走到人生终点。
跑群里有位老前辈,今年94岁,他已经两年不跑步了。每天早上,总是一个人开着电动三轮车到体育场,然后,沿着跑道走上好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