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西昌禁放烟花爆竹年味不减情味更浓
TUhjnbcbe - 2022/8/29 23:14:00
刘*连简介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80804.html

春节期间,西昌大街小巷花团锦簇,空气清新,一派祥和。

年,西昌市迎来首个禁放烟花爆竹的春节,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全市未发生一起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火灾,未发生一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安全事故,为建设攀西地区现代化国际性中心城市营造出和谐优美的城乡环境。

“听不到烟花爆竹声,大年三十晚上睡觉也好睡了,往年一惊一乍怎么都睡不着。”“空气好多了,没有呛鼻的火药味,‘西昌蓝’霸屏朋友圈。”“禁放烟花爆竹,杜绝了安全隐患,节省了一笔不小开支。”

年,西昌全域迎来首个禁放烟花爆竹的春节,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坝到山区,从居民到游客,全市90余万常驻群众闻令而动,主动参与全面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翻身仗”。

西昌虽然实施了烟花爆竹禁放令,10余万个大红灯笼和中国结点缀全市大街小巷,25万盆鲜花扮靓城市各个角落,月亮湖惊艳亮灯,60万朵郁金香绽放邛海湖滨,刺桐花、紫叶李、红梅花、樱桃花等竞相次第开放……各种喜庆元素纷纷“上阵”,为西昌营造出一派红红火火过新年的景象。

2月11日-17日,7天春节*金周,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深受游客青睐,共待游客31.4万余人次,接待量位列四川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第五位。

邛海之滨繁花迎春盛开。本报记者张崇宁摄

禁放初考成效显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西昌市却在这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究竟何在?

这里有万亩林地,万亩森林,全球最大的飞播林区,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山水城相依相偎。据了解,从每年十一月份起,至次年的四五月底,西昌市就已进入冬春干旱季节,风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较高,极易发生城乡火灾和森林草原火灾。

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西昌市委市*府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省、州、市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相关禁令要求,最终制定《西昌市人民*府关于禁止燃放和违法违规销售烟花爆竹的通告》(以下简称禁放通告),并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禁放通告明确护林防火期内(自年1月1日至年6月30日止)西昌市全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产品。部分区域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产品。通告发布后,各单位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声势浩大的禁燃禁放工作舆论攻势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春节期间的禁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从公共安全角度讲,近年来西昌市乃至全国因燃放烟花爆竹所引发的火灾和伤人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防灭火方面看,西昌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任务十分艰巨,护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燃放烟花爆竹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由于春节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导致大气污染物浓度飙升,雾霾加重,严重影响广大市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基于以上3点,西昌市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势在必行。

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部门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支持下,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疫情防控、草原森林扑灭火防治和禁放工作三手抓三落实,实现了宣传发动“零死角”、禁放区域“零响声”、公安机关“零容忍”、消防安全“零隐患”、公共安全“零事故”的“五零目标”,确保了全市禁放区域内未形成规模性违规燃放,未造成人员伤害,未引发火灾和公共安全事故。

移风易俗保护自我

中国人燃放爆竹已有两千年历史。近年因人口猛增、消费结构和消费意识不妥、生产厂家猛增等原因,导致民间燃放之风攀比,结果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严重损害健康,纸张、火药和发光材料等资源浪费亦极为惊人;火灾、人身伤亡事故更为常见。

烟花爆竹污染是指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以及其他喜庆事时大量燃烧烟花爆竹造成的污染。春节前夕烟花爆竹齐鸣,其危害相当于一起重大污染事故。

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当硝烟弥漫时,这些气体对大家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有的则会对一些疾病的发生或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西昌市环境监测站空气自动站监测,春节大量燃放鞭炮时,西昌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明显增高,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都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些污染物的超标就意味着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而这些增加的污染物对身体健康也同样存在着危害。

据报道,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烟花爆竹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把大量有*有害的物质留给了大家,它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样也存在污染隐患和健康隐患。

从凉山州西昌生态环境局给出的两组数据可见: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年2月12日(春节初一)凌晨1点,西昌市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空气质量指数为22,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而未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年2月5日(春节初一)凌晨1时,西昌市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范围。

西昌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环卫方面减少烟花爆竹残留物清运量至少在20吨以上。以往大年三十过后,环卫处清扫所数百名保洁人员需通宵突击清理烟花爆竹残留物,才能保证大年初一各街道、路面的干净整洁。

从西昌市公安局了解到,与往年未实施禁放令相比,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人身伤害和邻里纠纷也大为减少。从除夕至大年十五,虽然全市共受理了烟花爆竹警情4起,处理违规3人,但通过警示教育宣传,提高了公众的守法意识。

鲜花祭祀合家团圆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森林草原火灾的多发期,春节有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燃放烟花爆竹、祭祖烧纸、庙会燃香,如果对这些火源管控不当,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西昌市有大年初二祭祖祭祀习俗,北山是飞播林入山口,祭祀群众有焚烧纸钱、烧坟草、点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行为,这些举动暗藏了极大的森林草原火灾隐患。

为防止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西昌市未雨绸缪,年12月30日,市民*、公安、林业和草原三部门就发布了《关于禁止上坟烧纸点香蜡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为全面推行安全祭祀、文明祭祀,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每年11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全市林区、公墓、陵园进行焚烧纸钱、烧坟草、点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行为。

阿七镇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在入山口仔细查询进山人员。张明锐 摄

各乡镇(街道)、村组、居委会、殡仪服务单位积极教育引导群众改变传统习俗,大力提倡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

对林区内的坟地,各相关乡镇(街道)、村组严加管理,确保安全,特别是春节、清明节等重点时段,落实盯防措施,严防死守,不留死角,确保万无一失。

违规野外用火进入森林防火区的,由林业行*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拒不执行人民*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从重从严处罚。

林业、公安等主管部门主动各司其职,严格执法,依法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节日期间,西昌广大群众主动遵守《通告》要求,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将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用更加环保、健康、文明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过上了一个安全、文明、绿色的春节。

积极引导全民参与

“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没有刺鼻呛喉的硝烟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搞得好,我们很支持!”整个春节期间,西昌的街头巷尾宁静不失年味。不少市民表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不仅是*府部门的事,更关系民生福祉,作为普通百姓应该理解支持甚至参与其中。

陈文斌是西昌市北城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的春节前夕,他多了一重禁燃禁放宣传督导员的身份。按照工作职责,他和同事需要负责辖区禁燃禁放宣传,引导居民移风易俗,及时发现、劝阻燃放行为。整个春节期间,和陈文斌一样参与禁燃禁放宣传督导人员数以万计,他们中有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乡村组干部、小区物业、环保志愿者等,在他们的积极引导下,全民参与其中。居民们的一句“放心嘛,我们肯定会用实际行动支持*府禁燃禁放工作!”而“放心”二字的背后正是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寒假期间,安宁镇小学生在认真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

“*府部门想方设法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没理由不支持禁燃禁放工作。”蔡俊在西昌做烟花爆竹生意多年,按以往经验,春节是全年中最好的销售旺季,作为零售商都会提前一个多月备足货源。但今年禁放令发布后,为支持该项工作,她没再贸然进货,而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各项禁燃工作。得知蔡俊去年还积压了一批烟花爆竹无法脱手,市公安、应急、工商等多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对她的存货(烟花爆竹)进行了清点回收。

据了解,为保障禁燃禁放工作的顺利实施,西昌市继《西昌市人民*府关于禁止燃放和违法违规销售烟花爆竹的通告》后,又出台了《西昌市烟花爆竹经营户补偿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组织专班对全市现有的2家烟花爆竹批发公司和34家烟花爆竹零售店现有烟花爆竹数量进行清点、核实、补偿、集中销毁,从多方面保护烟花爆竹经营户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经前期初步摸底统计,全市2家烟花爆竹批发公司和34家烟花爆竹零售店的补偿金额总计在万元以上,由市财*统一支付。

移风易俗情味更浓

“自从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我们村办红白喜事的都一律从简不再铺张浪费了。”琅环镇西洼村村支部书记徐泽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西洼村现有多户村民,以往春节烟花爆竹是家家户户必购的年货之一,从除夕到大年十五,敬神、除旧、拜年、上坟等活动都要燃放。仅这笔费用,家庭收入一般的要开支-元,经济宽裕的要开支-元。

今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全村村民在烟花爆竹这一项上至少节省了50万元。因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就连亲朋好友之间的拜年习俗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彼此的互赠礼品也多是自家的土特产。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农村过年会觉得冷清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徐泽波称完全相反,不仅热闹还更有人情味。春节期间,村里滚动播放护林防火、禁燃禁放的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穿插了一些村民喜欢的喜庆的节日音乐。

此外,不少村民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加入到护林防火巡山队伍和检查卡点,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年轻人更会玩,拍视频、开直播介绍家乡年俗、年味、美景、美食……总之,今年新春呈现新风、新景,喜气热闹丝毫不减。

市民们纷纷用春联、灯笼增添节日的喜庆。

徐泽波感慨地说:“之前,想着要改变老传统实行禁燃禁放应该很难,现在来看效果显著,超乎我们的预想。”

据了解,为持续推进禁燃禁放工作,接下来西昌市将对全市烟花爆竹布点规划进行调整,除现有的两家批发公司零售店外,各乡(镇)、街道辖区内不再布设烟花爆竹零售店。同时,相关执法部门将持续推进对无证经营烟花爆竹、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宣传部门继续发挥广播、电视、报纸以及融媒体、*务新媒体等媒介的宣传推广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改变婚丧嫁娶习俗。各乡镇(街道)坚持组织民兵、格格队伍开展辖区禁燃禁放巡查值守。全市上下从全方位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储存、燃放风险的管控,降低城乡火灾和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概率,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时代进步而不断革故鼎新的。实践证明,西昌市禁放通告的出台是顺应民声的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

文/耿向岭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崇宁 杨玲玲

图/西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昌禁放烟花爆竹年味不减情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