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大家都喜欢在门厅悬挂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增添喜庆的气氛。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
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大红灯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近日,“许昌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我市古桥镇本庄村的本改性以其本庄灯笼制作技艺光荣上榜。
许昌市灯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长葛市古桥镇本庄村本改性。
灯笼厂制作的灯笼直径从0.6米到4米不等,款式多样
本改性和家人一起创办的灯笼厂位于本庄村村头,制作的灯笼工艺品外形精美、大方,直径从0.6米到4米不等,款式也分为走马灯、宫灯、南瓜灯等多个类型。
本改性展示户外宣传活动常用的拉丝串串灯。
本改性展示折叠南瓜灯笼。
本改性手中托举的是寺院常用的*色灯笼。
黑色走马灯笼,不易褪色,晚上挂在外面很明亮。
带有相连龙尾龙头的注塑走马灯笼,非常精致漂亮。
常见的宫灯灯笼,底端缀有金色丝线流苏,灯面印有“年年有余”等祝福语。
灯笼厂年产量近20万只,产品热销全国各地“我的灯笼制作手艺传承自爷爷,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不过,据本改性介绍,以前人们制作灯笼的目的和锣鼓等民间乐器一样,主要图个热闹。
他年轻的时候,常用高粱杆扎出公鸡、猪、鸟、狗等造型灯笼,形状也分圆形、方形、扁形等。大人做好后,孩子们举着红灯笼走街串巷,童趣十足。
本改性的孙子本世豪展示自家生产的灯笼。
提到灯笼里采用的“灯”,本改性也有不少有趣的记忆:把红萝卜一切两半,中间挖个洞,倒上点煤油,点着后装进灯笼,灯笼一下子就变得通体透红,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
“当时只是一种乐趣,没想过规模化生产灯笼出售。”本改性说,直到年,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浙江义乌有个村庄专业生产灯笼,才得到了这方面的启发,想规模化生产。
两名工人正在认真制作手工灯笼。他设想也在本庄村开一个家庭作坊,加工现代灯笼。定下主意后,本改性跑了浙江、山西和河北三地,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考察各地的灯笼制作工艺和竹子、灯座、布品等各类配件。
回家后本改性反复琢磨,将各部分零件在结构和材料上加以改进,取长补短。“四川产的竹子柔和性不太好。扬州竹子淋雨时间长,更柔和,关节也好破开。对比后我选用扬州竹子当灯笼骨架。”本改性解释说。
制作灯笼用的钢丝骨架(左)和粘上金线后待晾干的灯笼(右)。接着,在河北的一个厂家选到了合适的灯座后,他也找到了心仪的布料——防雨绸。“防雨绸和竹子灯笼最配,这样下雨时就不用担心竹子发霉了。”不过,时间一长,本改性发现防雨绸的颜色褪得快,后来他就改用颜色透亮的丝绸布。
本改性坦言,用传统手法制作竹灯笼耗工时、费人力、成本较高、品种单一。年前后,他积极采用较先进的材料、工艺技术,用钢丝和钢管代替竹竿作为骨架,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工时,样式也更加新颖多样。
在布料选品方面,本改性也紧追时髦。“植绒布厚实、稠密,颜色正,一上市就备受青睐。我们马上为灯笼换了‘新装’,并使用至今。”如今,本改性的灯笼厂年产量近20万盏,产品热销全国各地。
已经制作完成装箱的本家灯笼。元旦前夕,本改性和本世豪将一箱箱红灯笼打包后,准备往省内外发货。“灯笼工艺品很受欢迎,我要把自己的手工艺再改良。如果能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下代人留下文化‘财富’,将一生无憾。”73岁的本改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