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骨强度=骨质量(30%)+骨密度(70%),骨密度与骨强度密切相关,是骨折最佳预测指标。骨质量是由骨转换标志物间接测定。老年人/绝经后是先丢失松质骨,再丢失皮质骨,而原发性甲旁亢是先丢失皮质骨,再丢失松质骨。
二、基于DXA测得骨密度的诊断标准
正常:T值(与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1
骨量低下:-2.5≤T值≤-1
骨质疏松症:T值≤-2.5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骨折
三、骨密度检测
1.检测方法:中轴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金标准”、定量CT(QCT)、外周DXA、X-ray、定量超声、MRI。
2.部位的选择:(1)椎体前后位较好,尤其是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因松质骨为主,先受累),也可选择平均全髋。(2)前臂(桡骨33%或1/3处):对治疗反应不敏感,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更敏感(因主要为皮质骨)。(3)全身测量:精确性好,但对治疗反应不敏感,适于儿童,生长期骨面积的变化比骨矿含量的变化更显著。
3.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是骨质疏松的诊断推荐使用方法,推荐中轴骨(腰椎1-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或全髋部)测定。股骨颈骨密度是预测髋部骨折最佳的指标。(1)测量的干扰因素:身上的金属物。如纽扣、硬币、挂钩和拉锁等,这些在测量中应除去。近期服用了肠道内不能吸收的药物,如钡剂、钙剂、椎管造影剂等。一般食物不影响测量,但最好在餐后2-4小时后进行测量。(2)不足:机器大,成本高,医院所拥有的机器少,不适于大量筛查。为二维扫描,测量的是骨皮质和骨松质的总和,BMD是面积密度(g/cm2),而不是真正的体积密度(g/cm3)(QCT)。
4.QCT检测法:(1)优点:体积骨密度(mg/cm3)、不受骨骼大小影响、不受腹主动脉钙化和椎体退行性变的影响、可分别测量皮质骨和松质骨密度、骨微结构、骨几何形态特征。(2)缺点:辐射剂量约为DXA的倍、价格昂贵、设备不足。
5.复查骨密度的间隔:预期BMD增加等于或超过最小有意义变化值(LSC)时,应进行BMD随访测量。通常在开始或改变治疗方法后1年或当疗效确切时,1年以上的间隔也是可以的。快速骨丢失时,如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更高频率的检查。
医院风湿二科我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风湿免疫病专科,服务于全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每年有来自10余个省份的数百名患者在我科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我科拥有最先进的免疫实验室及风湿病诊疗设备,与国内医院保持高度一致。我科每月邀请著名风湿免疫专家、全国反复性流产(胎停第一人)北医三院刘湘源主任会诊,在北京,刘主任的专家号一号难求,我们为风湿免疫病患者省去排队挂号的时间,直接与专家面对面。姜淑华主任医师姜淑华,女,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科主任,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联盟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主委,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卫计委,授予河北省十大最美医生称号,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专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先后发表科研及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2部,曾赴日本进修学习,多医院、医院、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及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不孕不育)、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尤其是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滑膜炎、关节积液的诊治,抢救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皮肌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风湿免疫科门诊手机:
平利峰副主任医师平利峰,男,副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曾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数篇。手机:
孙凤艳副主任医师孙凤艳,女,副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手机:
王晓磊副主任医师王晓磊,女,副主任医师,河北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沧州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学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手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