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穴:为经外奇穴
疔*恶疮及全身一切急性炎症。
背部阿是穴。病人端坐,患者以中指(男左女右)经过对肩、伸向后背,延脊柱尽力向下伸,则中指尖所到之处,凡是在三寸左右范围内的压痛处,或有小红点、黑色毛孔、丘疹、凹陷等变形汗毛孔均属之。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拔罐,效果好。或用毫针刺三至七分,平补平泻,每日针一次,不提插,不留针。
此穴位于第三至第五胸椎间的脊柱左右三寸左右范围内,属督脉与膀胱经。督脉为人体诸阳之会,与脏腑有密切联系,可条达一身之阳气。因此凡是早期的急性疮*,用本穴治疗可以很快使疮症消散而痊愈。晚期则效果较差,临床上可与臂穴、指穴配合施术。
2.治疮灵穴
本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肩部背侧,直对上臂伸侧正中线,约在肩峰下二寸处。(相当于臑会穴)
全身各处的疔疮、疖肿、痈肿、臁疮等,包括偏口疮、对口疮、斩头瘟、跨马疽、发背、腰疽、疔*等症,凡在未化脓前治疗均可痊愈,已化脓者无效。
采坐位,两臂下垂,肘关节屈肘九十度,掌心向上。则在肩峰下方大约一节中指的长度(即同身寸),大约是在三角肌后缘(相当于臑会穴)。施针前可以手指按压局部,于感到比较酸麻处下针(稍上或稍下都无妨,但一定要有酸麻感),深度为零点五至一寸,一般人以零点七寸为宜。若希望加强疗效,可于本穴上方约一寸处(以中指中节外侧测量,即同身寸)再刺一针,深度同上,类似董针的倒马取穴,临床以刺血拔罐多用,效果更好。
2.指穴
本穴在大拇指背第一节的中在线,可以均分为三点,即共有三穴。符合董针的制污穴取穴。
消炎止痛,去腐生肌,主治全身一切炎症。
一切疮疡、恶瘤、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
以三棱针点刺出黑血。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的内容很有价值的话,欢迎点亮右下角“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都能受益中医,感受中医之美~分享表达喜爱,在看表达认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