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核抗体阳性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50228/4582779.html

什么是抗核抗体ANA?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细胞里面有很多成分,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等。人体有防御外来敌人(如细菌、病*)的免疫系统,当敌人来临,人体会产生抗体,去对付敌人,这些抗体是对人有益处的,我们称为保护性抗体。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些针对人体自身组织细胞的抗体,我们称之为自身抗体。如产生针对细胞核的抗体,我们就称之为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ANA)-17项的临床意义

抗核小体抗体(Nucleosome)可大大提高SLE的阳性检出率,是SLE的标志性抗体。其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90%,其中活动性SLE患者的检出率几乎可达%,在非活动性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6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抗核小体抗体比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更早出现,对SLE的诱因和致病有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15~19%的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抗核小体抗体阳性。因此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可提高SLE血清学检出率。

抗dsDNA抗体对SLE具有高特异性,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为60~90%。其抗体滴度在多数SLE患者中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可作为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价的指标,并与SLE患者的肾损害相关。

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对药物性狼疮(D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DLE中的阳性率大于90%。另外,在30~70%的SLE患者和15~5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可检出抗组蛋白抗体。

抗SmD1抗体对SLE具有高特异性,抗SmD1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与天然蛋白Sm作为抗原相比,使用SmD1(83-)多肽作为抗原,在保证高特异性的同时增加了敏感性,对SLE的检出率可高达70%。另外,由于多肽合成技术的应用,可以出现单独抗Sm抗体阳性,便于独立诊断。

抗U1-snRNP抗体高滴度的抗U1-s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或夏普综合症的标志,敏感性可达95~%,特异性可达98~%,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IMTEC采用基因重组RNP特异性成分A、C和68kD蛋白作为检测抗原,使抗U1-snRNP抗体检测结果不受Sm抗体干扰,可作为独立诊断的指标。

抗SS-A抗体抗SSA抗体是诊断SS的血清学标准。抗SSA抗体的靶抗原由相对分子质量为和的2种蛋白质组成,抗SSA-可出现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一般不作为诊断依据;抗SSA-抗体与SS密切相关。

抗SS-B抗体抗SSB抗体是SS的特异性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症(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在干燥综合症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

抗Scl70抗体主要见于硬皮病中,仅20%的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可出现阳性,但有较高特异性。抗Sc1-70抗体是SSc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标记物,与预后不良、肺纤维化、心脏病变有关。

抗着丝点抗体(CENP-B)抗着丝粒蛋白(CENP)抗体是局限型SSc特异性的血清学标记物,提示预后良好。它有助于CREST综合症、雷诺氏综合症的早期诊断。

抗Jo-1抗体抗Jo-1抗体属于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抗体群,在DM或PM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25%-30%,该自身抗体群还包括抗PL-7、PL-12、EJ等。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P0)Anti-rRNP是SLE的高特异性抗体,但阳性率较低,只有10%左右。P0是rRNP的主要核心靶抗原,IMTEC采用基因重组蛋白P0作为抗原,将阳性率提高至40%。P0阳性预示SLE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受累。

抗PM-Scl抗体抗PM-Scl抗体常见于PM/SSc重叠综合症患者中,阳性率为87%,也可见于PM,阳性率为8%。抗PM-Scl抗体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肌肉、肌腱及肾脏损伤。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抗增殖细胞核抗体为SLE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很少见于其它疾病,但阳性率仅为3%-6%。有研究表明,抗PCNA抗体为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抗线粒体M2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AMA是PBC的标志性抗体,阳性率90%-95%。根据靶抗原不同分为9个亚类,即M1-M9,与PBC紧密相关的是M2、M4、M8和M9。AMA-M2是PBC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强的诊断指标,M4常与M2并存,而M9阳性常提示患者处于PBC的早期。

抗Mi-2抗体Mi-2抗体是肌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异性抗体,几乎仅在PM/DM中检出,其对DM的特异性高达99.4%。抗Mi-2抗体多见于DM,阳性率为20%,在PM中的阳性率较低,约9%,抗Mi-2抗体阳性的患者多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约占90%。

抗Ku抗体抗Ku抗体主要为PM/SSc重叠综合症患者中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也可检出,抗Ku抗体在SSc和PM重叠综合症中的阳性率为60%,在PM中为5%-15%。与Ku抗体相关的常见临床表现为Raynaud现象、关节痛、食管反流和肌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