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虽然美,但那是一种病态美。”
鲁迅先生对黛玉妹妹的评价,
如今却不得不用在16岁女孩小金身上。
走路时双腿发软,
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
……
16岁女孩腿脚无力、多次晕厥,竟是“东方美女病”
两年前开始,小金反复出现中低烧,最频繁时一个月中有15天都在发烧,且多次高烧到39摄氏度以上,导致她浑身乏力,长期没精打采。去医院就诊,血常规提示血沉、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偏高,表明体内有炎症,反反复复挂消炎药和抗生素,可效果就是不佳。几个月后,小金的病情开始加重,出现胸闷、心慌、心悸、腿脚无力的症状,并多次晕厥,医院抢救。
医院,做的检查数不清,却总是找不到病因,每次治疗也都治标不治本,病情还是反反复复,越来越严重。经人介绍,医院风湿病科主任李丽萍。
“血常规指标除了C反应蛋白和血沉严重超标,其他没什么大问题,血压正常,心脏也没异常,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一边琢磨,李丽萍一边给小金的右手把脉,也未见异常。
凭着深厚的临床功底,李丽萍脑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把住小金左侧手腕的脉搏:“手搭上去,摸不到左侧的桡动脉,但她右侧的脉搏却是正常的。”经过仔细查体、精准辩识,终于挖出折磨姑娘两年的病因——“东方美女病”。最明显的指征就是左右侧桡动脉搏动有差异、双上肢血压差距大。
“东方美女病”又称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自身免疫性大血管炎。由于动脉管壁受到炎症影响和破坏,导致管壁内皮水肿,出现炎症性增厚,使得受累血管出现狭窄、闭塞。该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
由于多发性动脉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又属跨学科少见病,所以临床上漏诊及误诊率极高。同时这种病死亡率也是极高的,因为大动脉炎主要累及全身大血管,可累及冠状动脉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也可累及肾动脉致肾动脉狭窄、肾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
找到了罪魁祸首,李丽萍为小金制定了针对性比较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前期主攻血管炎症,一方面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早期病情活动度较高,采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中药治疗,病情平稳后加用滋阴补肾、调补气血中药以辅助正气。
经过半年的积极治疗,小金的各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两侧血压也已经正常。目前小金已经回归正常学习,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李丽萍提醒,这个病多发于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80%-90%为女性患者,发病年龄通常介于10-40岁之间。如果发病年龄小于40岁,尤其是年轻女性,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高血压,且双臂收缩压差值≥10mmHg,肢体缺血性疼痛,脉搏减弱或消失,有动脉杂音,就要警惕大动脉炎了。
专家介绍
李丽萍
风湿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硕士,江苏省风湿免疫学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类普通及各种疑难杂症。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肺间质性疾病等多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诊治各种关节疼痛性疾病。
钱瑾
副主任医师,对常见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并对疑难杂志诊断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皮肌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以及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李玲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风湿免疫方向。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和肢体经络疼痛疾病,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杜婷婷
副主任中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骨质疏痛风等风湿性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