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Pomper国际罕见病日,关爱从 [复制链接]

1#

面对罕见病,

我们是接受命运,

按照医生善意的建议,

等待死期的来临,还是与命运抗争?

电影《良医妙药》剧照

今年(2月28日)是第14个国际罕见病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有~种罕见病,并且每年以多种的数量新增,影响着多达4亿患者的生活。罕见病虽然带着“罕见”两个字,但是却时不时地在我们身边发生。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从获得确切诊断到找到有效疗法,都面对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妈妈肩上的孩子”——了解庞贝病(Pomper)……

电影《良医妙药》剧照

据估计,庞贝病的发病率为1/4万活产儿1,《庞贝病友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内容显示,目前我国已发现约例庞贝病患者,84.4%的病友都遇到过误诊的经历,75%的病友要经过3间或3医院才能确诊2。因此,庞贝病亟需得到人们的认识,因此提高人们的意识有助于挽救生命。

什么是庞贝病?

庞贝病,即糖原贮积病II型(GSDII),也称为酸性α-葡糖苷酶缺乏症。年荷兰病理学家Pompe首次报道而得名。庞贝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是目前所知惟一属于溶酶体贮积病的糖原贮积病。

庞贝病是由于编码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的基因突变,溶酶体内GAA活性缺乏或显著降低,导致糖原不能被降解而贮积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的溶酶体内,导致溶酶体肿胀、细胞破坏及脏器功能损害,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1。

庞贝病患者肌细胞受损3

庞贝病有哪些症状?

根据发病年龄、受累器官和疾病进展速度,临床上将庞贝病分为婴儿型(IOPD)和晚发型(LOPD)两大类1。

1.婴儿型庞贝病1,4患者于1岁内起病,主要累及骨骼肌和心肌,GAA活性严重缺乏(酶活性较正常值<1%)。(1)典型患者于新生儿期~生后3个月内起病,四肢松软,运动发育迟缓,喂养及吞咽困难。体格检查示肌张力低下、心脏扩大、肝脏肿大及舌体增大。心脏超声显示心肌肥厚”。常伴有体重不增、反复吸人性肺炎、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等,亦可见眼睑下垂或斜视。病情进展迅速,常于1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2)少数不典型婴儿型患者起病稍晚,病情进展较慢,心脏受累较轻,又称非经典婴儿型。2.晚发型庞贝病1,4患者于1岁后起病,可晚至60岁发病,根据起病年龄不同,又可分儿童型和成年型。患者具有低至中度GAA活性(1-30%正常值)。(1)主要累及躯干肌、四肢近端肌群及呼吸肌。(2)首发症状主要为疲劳、无力,少数以突发呼吸衰竭起病。(3)临床表现以缓慢进展的近端肢体肌无力为主要表现,下肢较上肢受累明显,跑步、仰卧起坐、上下楼梯、蹲起困难,行走无力。也可表现为选择性肌肉无力,如膈肌、肋间肌、腹肌可较早受累及,表现为咳嗽无力、呼吸困难、夜间睡眠呼吸障碍、晨起后头痛和思睡等。躯干肌受累常导致腰背痛、脊柱弯曲、脊柱强直。少数患者伴有基底动脉瘤和脑血管病等,心脏一般不受累。(4)一般而言,患者起病越早,疾病进展越快,常死于呼吸衰竭。如何诊断?庞贝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酶学检测及基因检测综合判断1,5。其确诊其确诊有赖于GAA酶活性缺乏/降低及GAA两个等位基因检出致病性变异1,6。庞贝病的临床诊断思路1辅助检查5(1)血清肌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轻中度升高,伴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升高。(2)心脏检查:婴儿型庞贝病患者均有心脏受累,晚发型患者心脏无明显受累。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心电图提示PR间期缩短,QRS波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见心肌肥厚,早期伴或不伴左室流出道梗阻,晚期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3)肌电图检查:多为肌源性损害,可出现纤颤电位、复合性重复放电、肌强直放电,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等。神经传导检测正常。(4)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可见胞质内大量空泡,PAS染色糖原聚集,SBB染色脂滴成分正常,溶酶体酸性磷酸酶染色强阳性。肌肉活检常用于晚发型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婴儿型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肌肉活检阴性不能除外此病。(5)GAA活性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或肌肉组织培养行GAA活性测定,患者酶活性显著降低有确诊意义。用质谱方法测定干血滤纸片GAA活性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可用作筛查和一线诊断方法。(6)基因分析:GAA基因检测,检出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有确诊意义。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婴儿型庞贝病应注意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GSDⅢ型、Ⅳ型、脊髓性肌萎缩Ⅰ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等鉴别5。(2)晚发型患者应注意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线粒体肌病、Danon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GSD(Ⅲ型、Ⅳ型、Ⅴ型)等鉴别5。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1,5(1)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期表现为左室流出道梗阻,应避免使用地高辛及其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剂及降低后负荷的药物如ACE抑制剂;但在疾病后期出现左室功能不全时可适当选用。(2)呼吸系统:积极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出现睡眠呼吸障碍时给予持续正压通气(CPAP)、双相或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出现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时给予侵入性机械通气治疗。(3)营养支持:建议高蛋白、低糖类饮食,并保证足够的能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4)其他:运动和康复治疗。麻醉风险高,应尽量减少全身麻醉。不宜使用异丙酚及氯化琥珀胆碱。2.酶替代治疗(ERT)1,5患者可使用rhGAA,剂量20mg/kg,每2周1次缓慢静脉滴注。婴儿型患者要尽早使用ERT,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晚发型患者出现症状前,应每6个月评估肌力和肺功能,一旦出现肌无力和(或)呼吸功能减退或CK升高,应尽早开始酶替代治疗。参考文献:

1.糖原贮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93(18):-73.

2.庞贝氏罕见病关爱中心和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年庞贝氏病友与家属调研报告.

3.MENAPompeWorkingGroup,etal.BMCNeurol.Oct15;15:.

4.vanderPloegATandReuserAJ.Lancet.8;:-;

5.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