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更年期遇上晨僵 [复制链接]

1#
◆年我国发布了《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困扰更年期女性常见的症状有5种,约80%的女性经历过至少一种症状的困扰,包括广为人知的“潮热盗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乏力虚弱”,还有一种就是“肌肉骨骼关节疼痛”。◆早晨起床后,手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感、手胀、握不紧,活动一会儿后逐渐恢复正常,这就是晨僵现象。◆体重较大,锻炼较少的更年期女性,血液运行较慢,夜间活动少或者肢体被压迫后,血液循环更慢,关节肌肉僵硬,更容易出现晨僵的现象。◆更年期女性还可能面临其他诸多疾病风险,例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颈椎病、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痛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或者在更年期高发,或者在更年期时病情加重,也会伴有晨僵症状。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9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为“管体重、强骨骼”。在涉及骨骼健康的病症里,有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落在了刘女士头上——晨僵。刘女士今年50岁,近期频繁遭遇早起手指关节僵硬胀痛,难以握拳的困扰,慢慢活动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起初她误以为这只是疲劳或睡姿所致,但症状反复出现,刘女士担心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先兆”,因此,她决定就医。经过全面问诊与细致检查,医生基本排除了刘女士患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情况,考虑与更年期有关,并指导刘女士注意关节保暖、合理运动、规律作息、提高睡眠质量、合理补钙,并可选择应用针灸及中西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果病情再有变化及时复诊。刘女士终于放下心来。“更年期晨僵”发生有两类原因更年期遭遇的晨僵是骨质健康问题?是雌激素问题?还是隐藏的某种疾病?虽然目前没有关于“更年期晨僵”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在门诊因为“更年期不适症状”就诊的病人中,晨僵及其他肌肉关节疼痛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尤其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在没有药物干预的病人中,因为肌肉关节疼痛的占比也随之增加。年我国发布了《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困扰更年期女性常见的症状有5种,约80%的女性经历过至少一种症状的困扰,包括广为人知的“潮热盗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乏力虚弱”,还有一种就是“肌肉骨骼关节疼痛”。早晨起床后出现关节较长时间的僵硬感,如胶黏样的感觉,尤其是手指关节,感觉手胀、握不紧,穿衣系扣、洗脸梳头都变得笨拙困难,活动一会儿后感觉关节被打开了,逐渐恢复正常,这就是晨僵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更年期晨僵”呢?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骨髓,髓养骨,故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共同荣骨髓、坚筋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化生、输布水谷精微使肝脉得养、肾精得充,筋骨强健。肾、肝、脾各司其职,肌肉筋脉骨骼得以濡养而活动自如。更年期女性肾气渐衰,天癸将竭,精亏血少,肌肉筋脉骨骼失去濡养;同时更年期女性肾、肝、脾功能减退,气血失和而瘀血内生,阻滞肌肉筋脉骨骼,以上两方面均导致肌肉筋脉骨骼失养而致关节不利、肌肉筋脉挛缩、骨骼失健,从而导致晨僵的发生。西医认为“更年期晨僵”发生有两类原因。第一类跟更年期雌激素的下降影响骨代谢有关。更年期超过85%的女性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绝经综合征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雌激素可以抑制骨丢失,增加骨密度,促进肠内钙吸收,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还可以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进展,保护关节软骨,减少软骨流失。雌激素水平下降直接影响了骨质健康,导致软骨退化、滑液减少、骨密度降低。夜间休息睡眠时关节活动减少,代谢降低,影响更为突出,所以晨起睡醒后会发现僵硬疼痛;活动一会儿后,关节腔液分泌增多,新陈代谢增加,所以活动后症状减轻。体重较大,锻炼少的更年期女性,血液运行较慢,夜间活动少或者肢体被压迫后,血液循环更慢,关节肌肉僵硬,更容易出现晨僵的现象。第二类是相关疾病所导致。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颈椎病、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痛风等,这些疾病或者在更年期高发,或者在更年期时病情加重。关节疾病的晨僵主要是由于睡眠或活动减少时,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渗液或充血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而使关节肿痛或僵硬不适。晨起活动后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晨僵自然也随之缓解。颈椎病、腱鞘炎等疾病导致的晨僵与肌肉过度牵拉、神经被压迫等有关。痛风导致的晨僵则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沉积有关。“更年期晨僵”背后可能隐藏的危机晨僵作为更年期女性可能面临的健康问题之一,往往被许多女性所忽视。然而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实则可能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的初起症状。更年期女性因为激素的变化,免疫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更年期是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高发的年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更年期激素的变化会诱发其发作。如果晨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超过半小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甚至出现关节变形者,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有类风湿疾病家族史的女性尤其要重视。风湿性多肌痛相对少见,一般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其引起的晨僵特点是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可长达2个小时以上仍未见缓解征象;另外,晨僵大多与关节痛合并存在,以大关节为主,手指关节等小关节比较少见。骨关节炎是一种和年龄息息相关的骨退行性病变。在女性更年期阶段,雌激素甚至能下降60%以上。雌激素大量流失,钙吸收能力受影响,会导致关节软骨出现相应的磨损,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发展为骨关节炎,引发晨僵等症状。骨关节炎累及的手部关节为远端指间关节,晨僵症状相对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在30分钟内即可缓解,出现僵硬症状的关节数量也少;同时还表现为活动后会缓解,但是活动太久反而疼痛,会再次出现甚至更重,需要休息后才可能缓解。疼痛的关节一般是负重关节如膝、髋关节和活动频繁的关节如双手关节,通过X线等检查可以明确。在女性更年期阶段,由于雌激素水平骤降,骨钙沉积明显受阻,成骨细胞的修复能力跟不上破骨细胞的破坏能力,骨量越来越少,硬度明显下降,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碎,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患者也会表现出关节晨僵的症状。通常这类患者还会感到全身性的疼痛不适,尤其是腰部、背部、髋关节和膝部等位置,部分患者甚至还伴有小腿肌肉的痉挛症状。另外,女性绝经后骨骼变脆的时候,依附它生存的肌肉、肌腱也会受到影响,引发腱鞘炎,因此也容易出现晨僵的症状,其常伴有手指活动时弹响与疼痛。更年期女性还可能面临其他诸多疾病风险,例如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出现晨僵症状。因此,更年期女性应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