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中医疾病病症处方手册是难能可贵 [复制链接]

1#

第四章辨证施治纲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辨证是把“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可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此即辨证的第二步,通过上述方法,即可得出明确的辨证,根据辨证才能制订出相应的辨证措施,辨证施治纲要简述如下。

一、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的证型、辨证要点与主症见下表。

任何疾病证候,都可以用八纲来辨证,加以归纳,阴、阳为疾病的分类,表、里为疾病部位的深浅,寒、热为寒邪或热邪引发机体的机能代谢反应。表、热、实为阳,里、虚、寒为阴。因此阴、阳为八纲的总纲。

八纲辨证,并不等于八个孤立的证型,而是相互联系、交错的。例如表证,尚有表寒、表虚、表实、表热之分,此外还有表实里虚、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寒里热等。里证、虚证也是如此。

寒热的辨证又有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之别,其鉴别如下。

亡阴、亡阳是危重证候,多因汗出过多,失血过多或吐泻过久所致,一般先亡阴后亡阳,两者鉴别如下。

二、《伤寒论》六经辨证施治

六经辨证施治归纳为下表。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对于外感热病发病过程中辨证分类方法。

六经辨证,并不是单纯六个孤立的证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临床上既可见到头痛、恶寒、发热的太阳病证,同时又可见到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喜呕等少阳病证,这种两经同病,叫做“太少合病”。又如本病太阳病,后又出现口渴思冷饮,多汗、脉大,但头痛、恶寒、发热仍在,这种病邪已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但表证尚未尽解应称为“太阳阳明并病”,所以临诊时必须仔细辨别。

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热病方面的应用,不但说明病位的浅深及其证候特点,还说明了温邪的病理演变过程。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等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补充和发展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把温热病的症状按浅深轻重概括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四个不同证候,同时也代表温热病病情变化的四个不同阶段。

一般疾病是顺序传变,多从卫分开始发病,但亦有开始即见气分或营分证的,同时还可以两类证候并见。因此要注意区别四者,又要注意相互间的联系。

卫气营血辨证丰富了外感病辨证学的内容。

目前卫气营血辨证也可应用于某些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大疱性疾病和药疹。

四、温病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在温热病方面的应用:一方面说明上、中、下部病位所在;另一方面,反映了温病的初、中、末三个发展阶段。

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均为温热病辨证的纲领,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如上焦太阴肺的病变有表证的相当于邪在卫分,无表证的相当于邪在气分,热入心包、邪入营血均有营阴耗损和神志方面的见症,但是热入心包在神志方面的证候较邪入营血更为严重,且有痰热内闭心窍之象,此外热入血分尚有虚实之分,实者迫血外溢,以致发斑吐衄,属于上焦证,虚者多为热病后期,阴津亏耗,肝肾阴虚,以致心烦不寐,手足蠕动或抽动等,均属于下焦证候。

五、五脏辨证施治

五脏辨证,是以五脏的病理变化而分类,主要根据五脏生理功能失调的见症,分别指出病证的重点所在,并根据五脏的相互影响,说明其与病变的关系。

1.心病辨证施治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心阴阳两虚的患者,应当阴阳双补,可选用十全大补汤。

心阳虚与饮邪阻遏心阳者,均可见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舌质淡等相似症状。但心阳虚患者多见面色白,心悸而惕,而饮邪阻遏心阳的患者,则见两颧暗红、心悸而闷、下肢水肿、气喘不得平卧、舌苔白腻等,因其均与脾阳不运有关,所以在治疗上还要温运脾阳,健脾养心。

如见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健忘不寐,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心脾两虚的见症,治以补益心脾,可以用归脾汤。

若见潮热盗汗,虚烦不寐,目眩咽干,口舌生疮,腰膝酸软,或梦遗滑精,舌红苔少,脉细数者,证属心肾不交,治宜交通心肾,方可选用黄连阿胶汤。

2.肝病辨证施治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泄,所出现证候常以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为多见,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滋阴潜阳为常用方法。

肝郁可以制脾犯胃,所以如果遇到两胁胀满、胃痛呃逆、呕吐吞酸、纳呆腹胀、肠鸣便溏等消化系统症状,治疗时除调理脾胃,还要注意疏肝解郁。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主水,临床上见到面色憔悴、两颧潮红、头眩目涩、咽干而痛、五心烦热、盗汗、胁痛、腰膝酸软、梦寐遗精、大便艰涩、舌红无苔、脉细数等症,属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潜肝阳,可用一贯煎或镇肝息风汤。

如遇肝气乘脾之证如胸胁胀痛、善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食纳减少、腹胀肠鸣,矢气多便溏,舌淡苔白,脉弦数,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

3.脾病辨证施治

脾喜燥恶湿,故湿邪容易犯脾,脾病无论虚实寒热,均可见有湿象,所以在治疗中要注意配合燥湿、化湿、利湿等方法。

古人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所以痰湿证多与脾运失健有关。

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对于病久体虚的患者,要注意用健脾益气法,补益后天。

脾胃互为表里,共司消化,脾的功能和饮食关系密切,应防止饥饱无度,或嗜食寒凉辛辣,肥甘厚味,脾湿太重。单纯健脾利湿达不到治疗目的,可采用温胃醒脾,可用蔻仁、砂仁、干姜之属,可助脾湿的改善。

如见畏寒肢凉,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腰背酸软,水肿,便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治以健脾补肾,温阳散寒,方用附子理子汤。

4.肺病辨证施治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不宜过用苦寒之药,古人有“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说法,说明宜用清宣之品。

肺主气,司呼吸。对于肺气来说要宣通肺气才能输布津液于皮毛,肺气肃降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要保持气机通畅,在治疗时要宣降肺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对于肺的实证、热证,可以通泄大肠,使肺热从大肠下泄,而肺气得以肃降。此外因肺气虚以致大肠津液不布而便秘者,可用补益肺气之法以通润大肠。

阴液不足,滋阴可以养肺,以助肺宣降,肺阴虚火旺,可用养阴降火,化痰祛瘀之法。

5.肾病辨证施治

肾病以虚证为多,一般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类,治疗上以“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为原则,阴虚者,常以甘润壮水之剂,使虚火降而阳归于阴,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者常以甘温辛热之品,使沉阴散而阴从于阳,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肾为先天之本,故对体质素弱,腰膝无力,神疲不支者,可予以补肾之法。

肾主水液代谢,而且肾司二阴,为胃之关,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阖。所以对水肿患者,要注意补肾阳,对于消渴患者要注意滋补肾阴。

肾与膀胱相表里,水道的通调,还有赖于膀胱的气化,而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的温化。所以膀胱病变,属于虚寒者应以温肾化气为主,属于湿热者,应以清利通窍为主。

6.五脏气血阴阳实证鉴别

气实证即指气机郁滞而言,以肝气郁滞为多见,肝气郁滞又常引起脾胃气机失调。而肺气壅滞,一般多见于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以致肺失宣降,气机壅滞。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血瘀证多在气滞的基础上发生,在治疗上除了采用活血化瘀法外,还要注意行气通络。

寒、湿均为阴邪,所以阴盛证多属寒湿为患,在治疗时要温散寒邪,宜用健脾利湿,或芳香化湿为主,并适当配合疏风药物,取其风可胜湿之意。

阳盛证多为火热之邪,易侵犯心包,而引起神识障碍和灼伤阴液,以致抽搐,或热盛生风而成痉证,以及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等出血。

7.五脏气血阴阳虚证鉴别

对于虚证,在治疗以上“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为基本原则。由于气血来源于先天,资生给养于后天,故调补脾胃又为治疗五脏虚证的关键。

气虚与阳虚,血虚与阴虚往往同时存在,但一般说气虚、血虚病程较短,阴虚可以包括血虚,说明掌握阳虚、阴虚的证候,是辨别五脏虚证的关键。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