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震惊娱乐圈的消息遍布全网络平台——高以翔猝死!而就在今天早上,大家都还在为送医抢救的高以翔祈祷,可没过多久,高以翔抢救无效确认死亡的消息就被证实。消息一出,网友一片惊呼。
才35岁啊,又高又帅演技又好!温柔的男人,老天怎么忍心让他离开我们!在为逝者感到痛惜的同时,也有对脆弱的生命的感慨。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珍惜好自己的当下。
生命为什么会如此脆弱?
其实,猝死的案例每天都在上演着。就在上个月20号,全国多场马拉松举办之时,就有消息传出两名马拉松选手在临近终点前猝死。而高以翔的猝死也是在进行跑步项目时发生的。甚至之前也有报道过,体能测试男神跑千米猝死的消息。那么,猝死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跑步是导致猝死的元凶吗?
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绝非偶然!
猝死最常见的病因为心脏疾病,即为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是跑步爱好者的终极“杀手”,而医学上其实是有运动性猝死的这样一个概念的。
根据医学界对猝死的定义以及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目前普遍将运动性猝死定义为,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指的是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了相关症状,最终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
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心律失常导致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心脏骤停。而心脏骤停可能是因为心脏疾病导致,比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而在有些时候,即便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也会因为跑步前熬夜、状态不佳、过度劳累等,在跑步时出现心室颤动的心脏异常表现,而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心脏就变跳动为震动,自然也就接近停跳了。此时,如果不加以及时的抢救,就会导致猝死。
据报道,高以翔在参加节目录制时,其实本身状态就不好,并没有参加很多刺激项目,只是进行了最简单的跑步项目。结果,在持续近17个小时的录制过程中,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最终使得悲剧发生,高以翔在跑步时晕倒,心脏停跳。
像是长跑运动员、运动爱好者,心脏本身就比常人的要大一些。按理说,这种心脏变化对运动员是有好处的,可增加血容量,满足机体所需。但是,肥厚的心脏也会增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发生风险。而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就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这也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因素。
另外,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原因还包括一些间接因素,比如感冒所致的病*性心肌炎以及跑前饮酒、熬夜等等。因此,参加马拉松的条件之一就是近一周内没有感冒病史。当然,跑前注意充分休息好,不喝酒、不熬夜也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注意跑步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
由此可见,猝死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之所以猝死偏爱程序员、医生等人群,也与该职业工作者长期高强度工作、熬夜加班、久坐不动、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而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更多情况下,也是因为运动员本身状态不佳导致的。
谨记:工作远没有生命重要!珍爱生命,远离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