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话风湿揭开皮肌炎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1#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写过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借景抒意,描写了庐山千姿百态的面貌,寓意观察问题应从不同角度,从点到面,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全貌,医学上对皮肌炎这个疾病的认识同样也有类似的渊源。

回首年,也是历史上认识皮肌炎的第一例病例,Wagner发现这例43岁的女性患者有特殊的双上肢肿胀、发热、红斑,用常规的疾病难以解释,但也不认识这到底是什么疾病,最终,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死亡,死后对患者尸检及病理学的检查,Wagner发现这位女性患者在胸、腹、颈、前臂、上臂的肌肉组织呈现苍白、灰红的色泽,并且质地脆弱,肌纤维变性,当时只能将其称为“一种罕见的肌肉疾病”,而没有一个具体的诊断名词来解释它。

至年,法国学者Potain再次观察到一例患者,在临床上有发烧、无力、四肢疼痛、眼睑部红疹等症状,同样是肌肉、皮疹的表现,同样的无从认知,同样的束手无策,同样的无法治愈而死亡……再次尸检发现:皮下组织血浆浸润、四肢肌肉肌纤维变性,并有脾大,类似于人感染鼻疽杆菌后的部分症状,但不尽相同,考虑这种病与可能与感染有关,故称其为“非典型慢性鼻疽”。

十余年后,也就是在年,Wagner、Hepp、Henry、Unverricht四位学者几乎同时报道了相似的病例,这所有报道的病例中均涉及到对皮疹和肌炎的描述,但仅有Unverrich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