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见习感悟(4)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7组
血液科、风湿免疫科见习感悟
自年11月9号入血液科以来,带教老师用非常耐心的态度教我们知识。给予我们很多帮助。第一天的查房对血液科有了基本了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第二天的对病人问诊和查体,也为第三天的病例提供了非常充分的帮助。第四天的带教老师评讲病例,指出了许多不足之处,真的非常感谢带教老师的无私奉献。这一周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希望之后有机会再到血液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学习。
——陈芳婷
第一次接触风湿血液科,在过往的印象中,可能仅仅把这个科室局限于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这些众所周知的疾病,直到到了科室的那一天才发现,原来这个科室隐藏的“秘密”病人真的太多了,肌炎、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教科书的疾病都真正浮现在眼前,这些棘手的疾病,一方面让我伤感、同情病人的不幸和煎熬,但是另一方面,我看到了属于这个科室里面医生的力量。面对这些罕见病,老师们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不卑不亢,他们会去宽慰去陪伴病人,给他们生的希望,他们也会一群人聚在小办公室里,对着一台电脑,一起讨论这个病人的病情以及诊疗方案,了解每一位病人的身体素质、了解他们的经济条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们肩上不仅仅是一个个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温度和情怀,专业和素养,是我从这个科室收获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陈晗熙
转眼间,为期一周的血液科见习即将告一段落。在本周的学习过程中,负责带教的是刘继赞老师,刘老师负责、认真地给我们讲解血液科的常见疾病和相关知识,带同学们去病床旁观察病人和典型体征,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诙谐的笑话和对未来医学道路的探讨,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轻松,让同学们获益量多。
——陈重川
每到一个科室,可能都能让我改变以往的刻板印象,对于来到血液科的最初畅想,是有很多危急重症,看到很多指标的危急值,但第一天跟随主任去查房时,大部分的病人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可他们都曾诉说着自己的病痛,向医生求助,只可惜有时也会有无法治愈的疾病。那位14岁的少年,身材瘦小带着帽子来做骨穿,医生询问才得知是化疗后头发都掉了,他坚强得在整个操作中没有吭一声,也可能是已经习惯了针刺的日常。看着被抽出的深红色的骨髓,让我更懂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高阳
“像风,像水,会流动的疼痛。”风湿性疾病一词源于古希腊,指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及其他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慢性疾病。在血液风湿科的这一周,刘继赞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肌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许多疾病,让我们对这个科室有了更多的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不甚明了,大多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常常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患有多发性肌炎的大哥,当问到曾经的诊治经过时,他从柜子里掏出了一叠又一叠检查报告、缴费清单,无奈地告诉我们,医院他曾就诊过许多科室,但治疗效果却始终不甚理想,同时,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还让他的体重增长了三四十斤......看着厚厚的缴费清单,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因病致贫”这个词的含义,也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未来医生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更多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带来健康和希望。
——郭欣怡
在血液科见习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见到了书上描述的真实病例,对书本上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见习让我明白临床工作者的不易,不仅要牢牢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根据不同病人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措施,要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治疗病人,这让我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许多磨炼,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林婉昕
兹见习,随主任查房,走马观花,深感浅薄。遇一硬皮病,触之手脚皮肤,爱莫能助。需写病历,“系统性红斑狼疮”。幸得刘师指点,略有收获。得观该病整体发展、诊疗过程。一知半解,深感知识浅薄。后看骨穿操作,有趣有效,与病人沟通,十分必要。然白驹过隙,悄然结束。
——赖书雄
这次见习中,我认真学习老师的授课内容,通过临床与课本内容的结合,使我对书本内容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临床见习不仅提高我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更能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在见习中我也认识到严谨细心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学习中深感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在未来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带着对学习的热情,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来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麦尔旦?卡哈尔
第11周,我们来到血液科,在刘继赞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老师首先跟我们介绍了一些血液科的疾病,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标准,痛风结石的介绍,肌炎的讲解。介绍完病历书写然后让我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查房询问病史,并详细地对每个同学的病历进行讲解,让我们收货颇多,对血液科这个科室有了更深的了解。
——谢育彬
一周的血液科见习结束了,第一天带着忐医院,总担心实习的带教老师会特别严厉,稍不留神就会被挨骂,然而老师非常的温柔,像朋友一样与我们亲切交谈,在欢声笑语中让我们认识到了血液科的常见疾病,见到了典型的体征,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期待下一次的见习安排。
——郑家豪
血液是人体的基础,是生命力的源泉,一旦血液生成障碍,那么生命力便会走向衰竭。而白血病,就是那个堵上生命力源头的“罪孽”。在血液风湿科见习的短短一周内,我便感受到了许多的无奈。“医生,这能治愈吗?”“医生,我不能说啊,我怕我父亲知道真相会崩溃...”无奈又可惜,“如果13床的那个小孩早点来看就好了...”疾病,痛苦,折磨着病人,也考验着医生。学医之前认为医生是伟大的,那么真正成为医生之后,反而无奈更多一些。我多么希望医学能够再发达一点,好让这份无奈减少一些。
——朱云
7组同学与刘继赞老师合影
供稿:级五年制临床医学7组
编辑:潘宁宇
编审:刘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