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宁毅博士
作者宁毅博士:哈佛大学博士(Major营养withMinors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北京大学医学学士(预防医学),从真实世界数据中寻找证据,支持疾病预防和康复。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一共10个问题,层层递进理解新冠奥米克容会超额死亡吗?
1、我们国家一年死亡人数是多少?
年死亡人口.34万
年死亡人口.34万
年死亡人口.05万
年死亡人口.72万
年死亡人口万(预估),暂且认为每年万人因各种原因死亡。每天死亡2万8千人。
2、14亿人,一年中多少人会死亡一个人?
万/14亿=大约每一年中人中有一人死亡
(可以认为这是非新冠感染的死亡情况)。
如果用人年(单位)的概念,如何表达呢?
14亿人年约有万人死亡,
也就是说14亿人年中万人死亡(非新冠感染的死亡情况)
也可以说是人年中1人死亡(非新冠感染的死亡情况)。
3、如果换算人周(单位)的话是多少呢?
每年有52周52人周中1人死亡
也就是不得新冠,人周中有1人死亡。
4、新冠者的病死概率是多少呢?
接近,甚至比不得新冠的死亡概率都低!
国家CDC网站年数据是这样的
截至5月26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
截至11月25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
病死概率=死亡数(-)/出院病例数(-)
=6/=1/
也就是人有1人病死(注:今年5月24日之后半年时间)。
5、如果平均感染病人住院一周,比非新冠人群病死风险高么?
不高!
如果考虑平均每个病例住院时间是1周的话,那么是人周出现一例病死。
对比非新冠人群的病死情况,感染新冠的病死风险是(1/)/(1/)=94%,也就是。
(注:实际上感染者住院超过一周,对比非新冠感染的病死,实际的相对病死风险更低)
6、感染新冠比非感染新冠都低,为什么呢?
这是数据上的结果,这样低风险,有几个可能原因:
1)感染新冠奥米克容,并不增加病死率;
2)新冠感染者得到非常好的医治条件;
3)CDC统计的感染者或死亡者的数据存在问题。
4)数据的不稳定
但是,如果考虑到感染者的年龄比一般人群年龄更高一些,如果进行年龄调整分析,结果将显示:。
7、我们可以下怎样的结论?
如果说新冠感染者死亡更低一些仅仅是数据上的表现,但是,。
8、医院ICU住院人数增加?
本来不是新冠引发的重症(比如肾衰竭、尿*症、心衰竭),因为病人是新冠阳性,都要送往传染病院,传染病院的住院人数肯定会增加。这些疾病不是因为新冠感染引发的,保守说大部分不是感染新冠所引发的,在常态情况下,本来医院治疗,都统计为新冠感染者及其重症了。
如果说不存在超额死亡率的话,合理推断,重症的比例应该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样的分析并不难。
如果不恐吓阳性感染者,无症状和轻症状的感染医院,避免不必要的就医,医院治疗,不会发生挤兑。
9、目前的奥米克容和-年的*株不一样了吗?
是的,非常不一样。分析国内外的数字,目前的新冠奥米克容已经远远不是-年之间的流行病*了,表现是完全不同的病*,致病性很弱。尽管有长新冠的说法,所说的长新冠表现是疲劳、气短、精力涣散和关节痛,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研究发现感染四周后,有4.5%的新冠感染者有这种情况,已经比delta明显降低了(Delta是10.8%)。要知道,随着时间推移,绝大多数这些症状会逐步消失。在Lancet的这个报告中,因为一些方法学的原因实际上还高估了长新冠的比例。
从我们学医的角度看,感冒后会引发心肌炎等,这样的危害远比长新冠要严重得多。
10、如何看次生灾害和全民统一行动?
上述数据支持整个社会尽快恢复常态生活、工作、就医,不要过多地被过度防疫所拖累。但是,。
从目前看,病*传播越来越快,清零的代价越来越高,相应次生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会增加。
再总结一次:如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是可靠的,那么目前新冠感染不会带来超额病死,不会发生医疗挤兑,尤其是不必要的人为的挤兑。如果还担心,加快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加强民众的防病教育吧,把国家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
如果上述判断得到确认,就尽快恢复真正的常态吧。这几天看到次生灾害频发,不能持续下去了,不能拖下去了。
医学是冰冷的,健康是温暖的,数据是真实的
原文链接: